今年是2020年,我們站在時代的潮頭去回望:
1978年-2018年是改革開放的四十年。
1998年到2018年是房地產改革的二十年。
2008年到2018年是中國三四線城市經紀行業的高速發展十年。
這期間中國創造了無數的奇跡,各個行業蓬勃發展數年。
而房地產行業伴隨著中國社會制度和經濟改革發展的東風,在近20年的時間里,一直傲立潮頭,獨領風騷。
那中國房地產經紀行業呢,它的未來在哪里?
一、永恒的流通定律
商業社會越發達,意味著各個維度的流通的速度在加快,不管是信息流,物流還是資金流。
而房地產經紀的核心價值就在于流通,房地產的流通在于人流、資金流和換手率。
未來的十年,中國將會在兩個方面加快社會變革,
一個是信息科技的發展,會讓信息變得越來越對稱,而科技的發展,會解決效率和空間的問題,房地產經紀行業將徹底脫離于信息差的生意邏輯,從而全面轉向以服務為核心價值的發展邏輯。
另一方面,交通工具的提升對空間的壓縮,會讓人加速流通起來,空間和時間不再是問題的時候,這個行業一定會有更多的變化。
人的加速流動,空間距離的消退、信息差的消失,給這個行業帶來了更多的挑戰和機會,而伴隨著增量市場的見頂,城市與城市的差距會加大,房地產的未來還是基于人往哪里去,錢往哪里流的問題。
所以說,房地產經紀的未來一定是和人與資金的流通息息相關。
作為房地產經紀企業一定要善于把握流通的趨勢,同時也是行業加快流通的穩定期,存量房流通效率越高,成本越低,客戶體驗度越好,而房產經紀企業的價值就越大。
二、大平臺+超級個人IP
商業模式越往上走,平臺模式的效應會越明顯。
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房地產經紀平臺的應運而生是順理成章。
未來的行業的會側重于兩端,平臺的資源整合調配能力和超級個人的鏈接與服務能力將會是兩個核心。
弱化單一品牌,強化平臺品牌和超級個人將會是發展的趨勢。
二手業務具有天然的網絡擴展和平臺集聚效應,單一城市30%以上的市占率只有二手房經紀平臺可以實現。
平臺的出現,會將社會資源與行業資源充分調配,信息流通和資源配置會達到的很高的水平。
目前行業的產能過剩、信息重疊、效率低下的痛點會慢慢消退。
超級個人的群體會凸顯,行業的優秀人才會越來越集中,從業時間長、專業度高,學歷高會成為顯著特點。
頭部經紀人的收入會大大超出人均收入,會成為高收入人群。
而平臺公司的收入結構將會以平臺費、服務費及科技類應用收入為主,而平臺資源的配置和轉化將會成為平臺獲利的主要方向,類金融、輕資產、高流量是平臺型企業的顯著特征。
三、新房開發+二手渠道的新組合
未來十年,新房市場的市場規模會達到15萬億,二手房達到10萬億,租賃市場會達到5萬億,30萬億的市場規模,將會一直領跑于社會各個行業的前列。
而經紀行業會成為二三級交易市場的核心,新房銷售的核心將會完全轉移到以渠道銷售為主。
新媒體平臺的出現,將人們的注意力和客戶資源極度分散,傳統的營銷方式將失去作用,而誰更接近購房者,誰離客戶更近,誰將會有更大的議價能力。
二手經紀平臺的資源流通能力和經紀人的服務能力會成為新房銷售的核心。
二手房平臺的新房團隊也將越來越專業化,這是組織的變革應對行業的競爭,房地產經紀會為整個行業做配套,從上游的開發、新房、下游的裝修、租賃、家居都將會有很高的滲透率。
未來的行業機會
人的流動、租客變業主、農村人進城、四五線城市往二三線遷移,換房改善與投資,都是行業的機會。
看的準,抓得住最關鍵。
在任何時期、任何國家、人的流動是不變的,這也意味著,中介的生意是一個黃金的生意,房產經紀一個不會落幕的朝陽產業。